1、顧客跟蹤不及時
在顧客離店30分鍾内發第一個短信,在顧客離開後的24小時内做第一次跟蹤!然後根據顧客的級别設定跟蹤的頻率。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有些客戶信息已經半年甚至一年都沒有溝通!
2、在第三次、四次就放棄
實際我們發現,80%的顧客信息跟蹤記錄在第三次、第四次就開始放棄,或者跟蹤間隔時間就非常長。
3、跟蹤内容缺乏新意
跟蹤内容不外是活動、促銷,新品上市等基本方向,沒有一些具體的針對顧客需求進行展開的聯系點。
4、沒有做好跟蹤記錄和接口
跟蹤過程中顧客的态度、語音、級别變化等記錄不清楚,預計下次跟蹤時間和理由基本上沒有寫出來。
看到顧客信息跟蹤卡的時候不知道原因,很難在顧客信息卡上看出這個客戶的跟蹤過程的具體内容,也很難看出我們的銷售管理者和服務顧問進行過的一些措施。
5、服務顧問非常怕給顧客打電話
很多人訴苦,說顧客把他們設定爲了黑名單,顧客态度已經從友好到強硬到厭惡了。
針對以上的問題,先和大家來分享一下行業的一些調查研究,顧客到門店一次就成交的比例是5.6%,五次以上才成交的是3.4%!第2,3,4次到門店成交的比例是91%!
通過這個數字我們可以看出來,客戶的再回門店與成交之間是絕對的正比例關系!由此可見跟蹤顧客再回門店是非常重要的銷售手段,怎樣做呢?我們和大家分享十個方法。
客戶離開的時候,我們除了按照要求送别客戶之外,還要多和客戶寒暄幾句。
比如說:***,今天和您認識非常高興,跟您聊天也學到很多東西,您看您回去可以商量一下,另外您是我的貴賓,您看什麽時間方便,我給您打個電話。(這些話術就是預留接口,這樣給客戶打電話的時候就不會唐突。)
我們很多時候,拿起電話就打,對顧客沒有全面了解,打電話成了例行公事,這樣通電話的意義就打很多折扣。
準備主要是顧客基本信息查閱,本次電話主要内容、目的,顧客疑慮的預期處理,怎樣留下接口以便下次邀約。
這中間要考慮到客戶不接電話,正在開會,出差等各種情況的發生并準備好應對話術。
一般比較好的服務顧問都會提前對以上幾點進行準備,并列出通話提綱,這樣就讓顧客感受到專業,而我們能夠應用自如。
一個非常禮貌的通話會讓顧客感覺非常愉快,所以禮儀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比如不要對着電話咳嗽,大聲說話這些小細節。還有就是顧客無論怎麽無禮或者憤怒,我們都要對他表示感謝和歉意。
在這裏要分析顧客不成交或者不及時下單的原因。一般來說分爲價格問題、比較問題、資金問題、預算問題、使用問題、江湖傳言問題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要專業的解說加熱情邀約。
這裏的誘惑可以分爲價格誘惑法、套購誘惑法、榮譽誘惑法和體驗誘惑法等等。
舉例說明:如果您在本周内哪個時間到店參與套購享受XX折優惠!我們将在1000個顧客中邀請10個顧客成爲我們的嘉賓,給予xxx禮品!
比如某些優惠或者活動在X月X日前就到期,如果不來就沒有了!
每次邀約,不管成功與否都不要把話說太死,要留有餘地。
比如,大哥這次名額隻有12個,您可一定要來呀,如果您不來,我們就浪費一個名額,是會受到單位處罰的,您把您的姓名正确的書寫方法給我,我們好給您預定位置!
有些顧客并不是馬上就要購買的,這樣的顧客要适當的延長跟蹤時間,跟蹤的方式也要嘗試改變,對于實在沒有意向或者是意向已經變化的顧客,一般建議休眠半年或者三個月後再重新追蹤。
可以用微信,QQ,微博,郵箱等方法與顧客聯系!同時也可以給顧客發送一些心靈雞湯和節日、周末的問候等等!
方法有一萬種,但最有效的就是一種,核心是您要有跟蹤規劃,有跟蹤準備,有跟蹤話術,有幫助顧客解決問題的熱情,有良好的利益和專業素質,當然還要堅持不懈,跟蹤不止。
來店隻是開始,成交不是終止,善待每一位潛在顧客,時間長了,一切都有的。出來跟蹤的,遲早都要來的!